【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活动名称:我是一个快乐的小朋友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快乐”,并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
3. 通过互动游戏和故事引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准备:
- 图片卡片(如笑脸、哭脸、生气脸等)
- 音乐《幸福拍手歌》
- 小贴纸或小星星奖励
- 故事绘本《小熊找快乐》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带领幼儿一起做简单的动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提问:“你们今天开心吗?为什么开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情。
2. 情感认知(10分钟)
出示图片卡片,让幼儿观察不同的表情,并说出这些表情代表的情绪(如:开心、难过、生气)。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你感到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
3.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绘本《小熊找快乐》的故事,讲述小熊一开始因为找不到快乐而难过,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学会了欣赏身边的小事,最终找到了快乐。
提问:“小熊是怎么找到快乐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4.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表情模仿秀”游戏:教师说一种情绪,幼儿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其他小朋友猜是什么情绪。
完成后给予小贴纸奖励,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情,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面对它们,用积极的方式去处理。”
鼓励幼儿每天都要做一个快乐的小朋友,并提醒他们可以和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帮助幼儿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游戏和故事的引导,增强了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后续可结合日常行为习惯,继续开展相关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六、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