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移文原文】《北山移文》是南朝文学家孔稚珪所作的一篇讽刺性散文,借“移文”之名,实为对隐士周顒的讽刺与批评。文中以“北山”代指隐居之地,借“移文”之体,表达对伪隐士的揭露与批判,语言犀利,寓意深刻。
盖闻古之君子,志在丘壑,心寄云霞,不事王侯,不营世务。然则有隐者,或托名山林,实怀利禄;或假道风雅,终图功名。此非真隐也,乃伪隐耳。
余尝游于北山,见一士人,披鹤氅,戴竹冠,手执书卷,行于松下,若有所思。余问曰:“子何为而在此?”对曰:“吾志在幽栖,不求闻达。”余心异之,遂与之语,言辞清雅,意气风发,非寻常山野之人也。
后数月,余复至北山,见其已出山门,衣冠楚楚,车马盈途,俨然仕宦之态。余惊曰:“子昔言避世,今何故入俗?”对曰:“吾本欲隐,然世路多艰,不得不从权。”余叹曰:“此非真隐,乃伪隐也。”
夫隐者,当忘形骸,绝尘虑,抱朴守真,与世无争。若心存功名,口谈高远,而身逐荣利,则是欺世盗名,虚伪之徒也。
今立此文,以诫后人:凡欲隐者,当慎其心,勿为浮名所诱,勿为俗务所扰。若真能脱俗,方为高士;若仅效其形,徒增笑柄。
译文简释:
文章通过一个“隐士”的前后变化,揭示了那些表面隐居、实则追求功名的人,实际上是伪君子。作者借“北山移文”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种虚伪行为的讽刺和批判,强调真正的隐士应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
结语:
《北山移文》虽为古代散文,但其思想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才是真正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