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蝶恋花(middot及又到绿杨曾折处》全文及鉴赏)】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纳兰性德以其深情婉约的词风独树一帜,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情感、深沉的意境打动人心。其中,《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词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离别的哀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原文:
> 又到绿杨曾折处,
> 不语垂杨,默默心如诉。
> 落日孤舟听晚雨,
> 暮色苍苍迷归路。
> 旧梦难寻知几许?
> 烟水茫茫,谁解相思苦?
> 一纸书来惊客旅,
> 愁肠已断无由住。
词意解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个游子在异乡漫步时,触景生情,回忆起曾经与爱人分别的情景。词的开篇“又到绿杨曾折处”,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重现。“绿杨”象征着离别之地,古人常在此地折柳赠别,寄托思念之情。
接下来,“不语垂杨,默默心如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垂杨赋予情感,仿佛它们也在默默倾听词人内心的倾诉。这种物我交融的手法,增强了词的情感张力。
“落日孤舟听晚雨,暮色苍苍迷归路。”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江边景象,落日余晖、孤舟独行、细雨轻洒,营造出一种孤寂、迷茫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下阕转入对往事的追忆:“旧梦难寻知几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法触及的失落感。“烟水茫茫,谁解相思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无人能懂的相思之苦,令人心碎。
最后两句“一纸书来惊客旅,愁肠已断无由住。”写的是收到远方书信后的震撼与痛苦,情绪达到高潮。词人因思念而心碎,无法再继续漂泊,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波动。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绿杨”、“落日”、“暮色”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幽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感受画面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2. 语言含蓄委婉:纳兰性德善于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景物、动作、心理描写来传达内心世界。
3. 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词情感真挚,无论是对过去的追忆,还是对现实的感慨,都体现出词人细腻的心灵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结语: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不仅是一首描写离别与思念的佳作,更是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人生画卷。纳兰性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普遍的人类情感,使得这首词跨越时空,依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罢此词,仿佛能感受到那片绿杨下的低语,那一段未尽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