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豪放词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雄浑的意境、深沉的情感和开阔的视野,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在语文学习中,这首词不仅是背诵的重点,更是理解性默写的常见题型。掌握其内容与情感内涵,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考试与文学赏析。
一、词作背景与主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游览赤壁,触景生情,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慕与自身遭遇的感慨。全词通过对赤壁江景的描绘,引出对周瑜少年得志、功成名就的赞美,进而反衬自己壮志未酬、年华老去的悲叹。
二、重点语句分析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以江水东流为喻,感叹时间流逝、英雄辈出,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
2.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点明地点,引出历史人物——周瑜,为下文的怀古之情做铺垫。
3.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描绘赤壁江岸的险峻与江水的汹涌,气势磅礴,展现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总结上文,表达对江山美景与历史英豪的赞叹。
5.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回忆周瑜年轻时的风采,突出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6.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形容周瑜从容不迫、指挥若定,表现其智勇双全。
7.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表达作者对自己年华已逝、功业无成的感慨,带有自嘲意味。
8.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最后一句点明主旨,表达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借酒消愁、寄情山水的豁达情怀。
三、理解性默写要点
在进行理解性默写时,不仅要准确写出原文,还要结合词句的含义进行分析。例如: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的是赤壁江岸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通过对比,突显周瑜的从容与智慧。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是全词情感的升华,表现出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洒脱与超然。
四、复习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首词,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反复诵读:感受词的节奏与气势,增强语感。
2. 理解词义:逐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 积累名句:熟记经典句子,便于考试时灵活运用。
4. 联系背景: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加深对词作内涵的理解。
五、结语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展现了苏轼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通过理解性默写,我们不仅能掌握文字,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