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小超市购物员》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角色扮演,认识超市的结构和基本功能,了解商品分类及购物流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兴趣,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增强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三、活动准备:
- 模拟超市道具:纸箱制作的货架、各种玩具商品(如水果、蔬菜、日用品等)、收银台、购物篮、货币卡片、价格标签。
- 角色服装:店员围裙、顾客帽子、购物袋等。
- 教学辅助材料:PPT展示超市图片、视频片段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去超市的经历:“你们去过超市吗?超市里有什么?”
展示PPT或视频,让幼儿观察超市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角色分配(5分钟)
将幼儿分成几组,分别担任“店员”、“顾客”、“收银员”等角色,并发放相应的服装和道具。
教师讲解各角色的职责,如店员要整理商品、接待顾客;收银员要结算商品;顾客要挑选商品并付款。
3. 游戏进行(15分钟)
幼儿按照角色分工开始模拟超市购物活动。
- 顾客在货架上挑选商品,与店员交流询问商品信息。
- 店员负责摆放商品、帮助顾客寻找所需物品。
- 收银员负责收款、找零,并给予购物小票。
教师在旁观察并适时引导,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等。
4. 分享与反思(5分钟)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一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提问引导:“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最有趣的是什么?”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设置“超市角”,让幼儿自由进行角色扮演。
- 结合数学活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购物金额。
- 开展“我是小老板”主题活动,让幼儿设计商品海报、制定促销方案等。
六、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角色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同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反馈,调整后续游戏内容,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
七、注意事项:
- 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 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幼儿被冷落。
- 教师应多给予正面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备注:本教案旨在通过角色游戏的方式,帮助大班幼儿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