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公章作为单位或组织在行政、法律事务中具有重要法律效力的象征性印章,其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规范,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权威性。为加强公章的管理,防止滥用、盗用和误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章的种类与用途
1. 单位公章:用于对外正式文件、合同、公文等,代表单位整体意志。
2. 部门章:由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主要用于内部文件、通知、报告等。
3. 专用章:如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分别用于特定业务领域。
二、公章的保管与责任
1. 公章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一般由办公室或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2. 保管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得擅自将公章交予他人使用。
3. 公章应存放在安全、固定的场所,如保险柜或专用柜内,并做好登记记录。
三、公章的使用审批流程
1. 使用公章前,须填写《公章使用申请表》,注明使用事由、文件名称、使用人及审批人。
2. 申请表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重大事项需报分管领导或主要负责人批准。
3. 未经批准或手续不全的,不得擅自使用公章。
四、公章的使用规范
1. 公章使用时,应确保文件内容真实、准确、合法,不得随意加盖。
2. 公章使用后,应及时登记并归还,严禁私自带出办公场所。
3. 对于盖章后的文件,应妥善保存原件,防止丢失或被篡改。
五、违规处理与责任追究
1. 对于未经授权使用公章的行为,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降职、撤职等处理。
2. 因违规使用公章造成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的,相关责任人需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对于故意伪造、变造公章的行为,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单位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通过建立健全的公章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单位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营造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