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端午节都是一场充满仪式感和温暖记忆的节日。这一天,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粽子,挂艾草,迎接这个传统佳节。
清晨,天刚蒙蒙亮,奶奶就带着我去田间采摘新鲜的艾草。奶奶说,艾草可以驱邪避灾,挂在门上能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我小心翼翼地将一束艾草绑好,心里想着它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但看着奶奶虔诚的样子,我也忍不住认真起来。
回到家后,厨房里已经热闹非凡。妈妈和姑姑们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她们手法娴熟,一片片翠绿的粽叶在她们手中翻飞,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三角形粽子。糯米、红枣、花生混合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我也忍不住学着包粽子,虽然包得歪歪扭扭,却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笑声。
下午,爷爷会带着我去河边看龙舟比赛。鼓声震天,彩旗飘扬,参赛者们齐心协力划动船桨,呐喊声此起彼伏。岸边的人群欢呼雀跃,孩子们追逐嬉戏,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与活力。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受到端午节不仅仅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更是一个凝聚亲情和乡情的重要时刻。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粽子、聊天。奶奶还会给我们讲关于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听着那些古老而感人的传说,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看到了那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端午节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它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每次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一个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