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破十法练习题怎么教孩子】“破十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常见的计算方法,主要用于解决20以内的减法问题。例如:13 - 5,可以通过“破十法”将13拆成10和3,然后用10减去5,再加3,得到结果8。这种方法有助于孩子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提高心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家长或老师需要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引导。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练习建议,帮助孩子掌握“破十法”。
一、教学思路总结
| 教学步骤 | 具体内容 |
| 1. 理解概念 | 先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破十法”,即把一个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便于计算。 |
| 2. 数的分解 | 通过实物或图形(如小棒、点子图)帮助孩子认识10以内和10以上的数的构成。 |
| 3. 拆分练习 | 让孩子练习将11到19之间的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如14=10+4。 |
| 4. 减法演示 | 以具体例子展示“破十法”的操作过程,如15-7=? → 15=10+5 → 10-7=3 → 3+5=8。 |
| 5. 口算训练 | 鼓励孩子先用手指或小棒辅助,逐渐过渡到口头计算。 |
| 6. 练习巩固 |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连线、选择等,增强熟练度。 |
二、常见练习题类型
| 题型 | 示例 | 解法说明 |
| 填空题 | 13 - 6 = ( ) → 10 - 6 = ( ) + 3 = ( ) | 分步计算,先算10-6,再加3 |
| 连线题 | 将14-5与正确答案8连接 | 直观练习,强化记忆 |
| 选择题 | 17 - 9 = ? A. 7 B. 8 C. 9 | 通过选项判断正确答案 |
| 应用题 | 小明有15个苹果,吃掉7个,还剩几个? | 结合生活情境,提升理解力 |
三、教学小贴士
- 从简单到复杂:先教11-19减1-9的题目,逐步增加难度。
- 多用实物辅助:如小木棍、积木等,帮助孩子直观理解。
- 鼓励自主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引导孩子自己探索方法。
- 重复练习:每天少量练习,保持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 及时反馈: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增强自信心。
通过以上方法,孩子不仅能掌握“破十法”的基本原理,还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20以内破十法练习题怎么教孩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