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是东汉末年群雄联合讨伐权臣董卓的一份重要文告,出自《三国志》及《后汉书》等史料。此檄文以正统名义,揭露董卓乱政之罪行,号召天下诸侯共起讨伐,维护汉室纲常。其内容气势恢宏,语言犀利,具有强烈的道德谴责与政治动员色彩。
一、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董卓之罪:列举董卓擅权、弑君、残害忠良、祸乱朝纲等罪行。
2. 正统立场:强调董卓为“国贼”,而诸侯为“义兵”,以维护汉室正统。
3. 号召行动:呼吁各路诸侯联合出兵,共讨董卓,恢复朝廷秩序。
4. 历史依据:引用汉室旧制与先贤事迹,增强说服力和合法性。
二、表格展示: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说明 |
文章名称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 |
出处 | 《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 |
背景 |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引发群雄不满 |
主旨 | 揭露董卓罪行,号召诸侯讨伐,维护汉室正统 |
核心内容 | 1. 董卓乱政;2. 残害忠良;3. 威胁皇权;4. 号召义兵共讨 |
语气风格 | 正义凛然,措辞严厉,充满道德批判 |
历史意义 | 体现东汉末年士族对皇权的维护意识,成为后世讨伐暴政的典范 |
影响 | 推动了曹操、袁绍等势力的崛起,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
三、结语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不仅是对董卓暴行的控诉,更是东汉末年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它体现了当时士人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政治理念,也为后来的三国纷争埋下了伏笔。尽管最终未能阻止汉室衰亡,但其精神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告中的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檄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