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飞檐走壁的典故简单介绍

2025-10-14 21:35:16

问题描述:

飞檐走壁的典故简单介绍,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21:35:16

飞檐走壁的典故简单介绍】“飞檐走壁”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在高处的屋檐上奔跑,在墙壁上行走,形容人动作灵活、身手敏捷。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古代武术和民间传说,常用来形容侠客或武艺高强之人具备超凡的轻功技巧。

在文学作品中,“飞檐走壁”多用于描写侠客或武林高手的高超技艺,如《水浒传》《天龙八部》等小说中都有类似的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成语也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人在工作中或生活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困难,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

“飞檐走壁”原指在高处行走、翻越障碍的轻功技巧,后引申为形容人行动灵活、技艺高超。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武术文化,常见于武侠小说和民间传说,现多用于比喻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表现出的机智与能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飞檐走壁
拼音 fēi yán zǒu bì
含义 原指在高处行走、翻越障碍的轻功技巧,后引申为形容人动作灵活、技艺高超。
出处 古代武术文化、武侠小说及民间传说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行动迅速、身手敏捷,也可比喻应对能力强。
近义词 轻功了得、身手不凡、行云流水
反义词 行动迟缓、力不从心、笨手笨脚
文学应用 常见于武侠小说,如《水浒传》《天龙八部》等
现代引申义 形容在工作或生活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飞檐走壁”不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与赞美。它承载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也体现了人们对智慧与力量的追求。

以上就是【飞檐走壁的典故简单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