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杨绛。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老王的形象,展现了他在艰难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善良与真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与敬意。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并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文中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品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老王的善良与真诚,培养尊重他人、关爱弱者的品质。
- 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 难点: 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愧怍”这一情感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作者杨绛的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你身边有没有像老王这样默默无闻却值得尊敬的人?他们身上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滞笨”、“愧怍”等。
3. 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文本细读(20分钟)
1. 分析老王形象:
-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王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点。
- 讨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哪些行为最让你感动?
2. 体会作者情感:
- 结合文中“我”的心理变化,分析作者对老王的态度。
- 重点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3. 探讨主题:
- 小组讨论:为什么作者会感到“愧怍”?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老王”?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城市边缘人群的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共鸣。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老王式”人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老王身上体现的人性光辉,以及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一份善意与理解。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身边的一个“老王式”人物,表达你的感受。
2. 阅读杨绛的其他作品,如《我们仨》,加深对作者风格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课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人物,感悟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提升语文课堂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