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儿童是一个充满生机与纯真的主题。许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孩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以及他们与自然、生活之间的互动。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也寄托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与赞美。
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广为流传的描写儿童的古诗,它们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是了解古人如何表达童趣的重要窗口。
1. 《村居》——高鼎(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孩子们放学后在田野间奔跑、放风筝的欢乐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2.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通过“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画面,生动刻画了孩子们追逐蝴蝶时的活泼与天真,同时也展现了乡村春日的美丽风光。
3. 《小儿垂钓》——胡令能(唐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写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水边钓鱼的情景,他专心致志,连路人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走了鱼儿。形象地表现了孩子的专注与童真。
4. 《牧童》——吕岩(唐代)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牧童在田野间放牧、吹笛,傍晚归家后躺在月下休息的画面,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5. 《幼女词》——施肩吾(唐代)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母画眉绿。
诗中写一个年仅六岁的女孩,模仿母亲画眉的样子,虽然还不懂得技巧,却已开始学习成人世界的动作,表现出孩童对世界的好奇与模仿能力。
6. 《田家》——范成大(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孩子虽年纪尚小,却也在父母的影响下参与农事劳动,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家庭责任。
7. 《所见》——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写一个牧童在林中唱歌,突然听到蝉鸣,便停止歌唱,屏住呼吸去捕捉它,生动地刻画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机敏反应。
这些古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儿童生活的关注和对童年的深情回忆。无论是放风筝、追黄蝶,还是学画眉、学种瓜,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真与快乐。
如果你也喜欢这些充满童趣的诗句,不妨多读几遍,感受古人笔下的童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