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想飞的小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的是中班语言活动《想飞的小象》的说课内容。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想飞的小象》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和童趣的儿童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象因为羡慕鸟儿能飞,而不断努力尝试飞翔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同时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必盲目羡慕别人。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象为什么想飞,以及它最后是如何实现愿望的。
2. 能力目标: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梦想的向往,培养他们勇敢追求梦想、接纳自我的积极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象的情感变化。
- 难点:引导幼儿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
2. 小象、小鸟等角色头饰;
3. 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
4. 情境布置(如“森林”场景)。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能飞?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你会做什么?”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自然过渡到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10分钟)
结合图片或PPT,生动地讲述《想飞的小象》的故事,注意语调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到小象的渴望与坚持。
3. 互动讨论(10分钟)
提问引导:“小象为什么想飞?”“它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觉得小象最后实现了梦想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分发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感。通过表演,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主题的认识。
5.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就像小象虽然不会飞,但它有强壮的身体和善良的心灵,同样值得骄傲。”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的表达还不够清晰,今后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想飞的小象》这节语言活动的说课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