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摸鱼儿及middot及海棠》)】在宋代词坛中,刘克庄以其豪放而深沉的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气魄,又在情感表达上更具细腻与内敛。其中,《摸鱼儿·海棠》便是他笔下极具代表性的佳作之一。这首词虽以“海棠”为题,却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借花抒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时局的深刻思考。
全词如下: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去。
> 算几番、桃红李白,都付与、流水东流。
>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这首词开篇便以“更能消几番风雨?”设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哀愁。春光易逝,风雨无情,仿佛一切美好都难以长久。接着,“匆匆春又去”一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春光短暂的惋惜之情。然而,这种惋惜并非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而是隐含着对人生无常、时光易老的感慨。
“算几番、桃红李白,都付与、流水东流。”这里用“桃红李白”象征春天的繁华,但最终都随波逐流,化为乌有。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感叹,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国家动荡,战乱频仍,许多美好的事物都被战火吞噬,令人唏嘘。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他担心春光过早地逝去,更害怕看到花瓣凋零、满地落红。这种情感看似是因花而起,实则是对生命脆弱、命运无常的深切体会。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是词人对春天的挽留,也是对未来的迷茫。他希望春天不要离去,却又知道它终将远去,如同人生的道路一样,一旦走远,便再难回头。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刘克庄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最后几句:“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词人把无法言说的忧愁寄托于春光,却发现春光沉默不语。唯有屋檐下的蜘蛛网,仍在不停地缠绕飞絮,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什么。这种意象的运用,既增强了词的意境,也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综上所述,《摸鱼儿·海棠》虽以海棠为题,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刘克庄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首寄托情怀、抒发心志的佳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思想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