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乡里多以“凿壁偷光”称之。
问题:
1. 匡衡为什么“凿壁”?
2. “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什么?
3. 从文中可以看出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4. “邻舍有烛而不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参考答案
1. 匡衡因为家中贫穷,没有蜡烛照明,所以“凿壁”来借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2. “凿壁偷光”现在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即使条件艰苦也努力学习。
3. 从文中可以看出匡衡是一个勤奋刻苦、聪明好学的人。
4. “邻舍有烛而不逮”的意思是邻居家有蜡烛,但光线照不到匡衡家。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即使环境再差,也能取得成功。
三、词语解释
- 勤学:努力学习。
- 不逮:达不到,照不到。
- 穿壁:在墙上凿洞。
- 映光:借助光线来读书。
- 乡里:同乡的人。
四、拓展思考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匡衡的经历?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请结合自身实际,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感受。
五、写作训练
请以“我眼中的匡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要求内容真实,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提示:
在写作时,可以从匡衡的勤奋、智慧、坚持等方面入手,结合他的故事,写出你对他的理解和敬佩之情。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从他身上学到的精神。
六、总结
《凿壁借光》是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讲述了匡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事迹。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学子的坚韧与执着,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行动,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