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05:53:1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预后较差的间质性肺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肺功能持续下降。本文通过对5例确诊为IP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病理机制。

病例资料包括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在58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伴有杵状指或双肺底爆裂音。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显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阴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符合IPF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肺活检是确诊IPF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组病例中,4例进行了外科肺活检,1例通过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病理结果显示,肺泡间隔增厚,胶原沉积明显,可见成纤维细胞灶及蜂窝样改变,符合IPF的组织学特征。此外,部分病例中还观察到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目标。本组患者均接受了抗纤维化药物如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的治疗,并结合氧疗及康复训练。尽管部分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但整体预后仍较差,平均生存期约为3至5年。

综上所述,IPF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影像学、肺功能及病理检查综合判断。随着对IPF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