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情感表达,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 难点: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与生动,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白鹅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它给你什么印象?”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很威风”,有的说“很可爱”。接着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白鹅的文章——《白鹅》,看看作者是如何写这只鹅的。”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
1. 作者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
2.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组织交流。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如:“作者说白鹅‘架子十足’,好像在炫耀自己。”“我觉得作者写得很生动,像真的看到那只鹅一样。”
(三)精读品析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段落:
“鹅的叫声,似钢铁铸成,铿锵有力,又带着几分傲气。”
教师提问:“这里的‘钢铁铸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这个比喻?”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用“钢铁铸成”来形容鹅的叫声,表现出它的响亮和坚定,也体现了作者对鹅的欣赏。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一个高傲的绅士。”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果你看到一只鹅走路的样子,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感觉它很自信,好像在走T台。”“它好像在说‘我最棒’。”
第三段: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来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说‘非有一个人来侍候不可’?你认为这是夸奖还是批评?”
学生经过讨论,认为这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表现了鹅的高傲,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鹅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鹅的动作、叫声等,然后尝试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观察。
学生纷纷发言,如:“鹅走路时脖子伸得老长,像是在巡视领地。”“它的叫声像打鼓一样,很有节奏感。”
(五)总结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作者写鹅的写作方法:
-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鹅人的性格;
-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鹅的特点;
-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描写你家的小动物,要求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较为拘谨,今后可多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