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鹤焚琴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煮鹤焚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或不珍惜珍贵之物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懂得欣赏、反而随意糟蹋有价值的事物的人。
成语出处
“煮鹤焚琴”最早见于宋代文人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一位士人将琴烧掉来煮鹤的故事,借此比喻对高雅艺术的轻视和破坏。虽然具体出处可能有不同版本,但这一成语自古以来便被广泛使用,并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成语拼音
zhǔ hè fén qín
成语释义
字面意思是:把鹤煮了吃,把琴烧了用。实际上,这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行为,而是借以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浪费与毁坏。比如,一个人拥有美好的才艺、艺术品或情感,却不懂得珍惜,反而加以破坏,这种行为就被称作“煮鹤焚琴”。
典故故事
据传,有一位古代的文人,家中收藏了一张极为珍贵的古琴。他虽喜爱音乐,却并不懂得如何保养和演奏。某日,他为了烹制一顿美味的菜肴,竟将这张琴拆开,取出琴弦和木料,准备用来炖煮一只鹤。结果不仅失去了珍贵的乐器,还让那只鹤也惨遭不幸。
此事被传为笑谈,后人便以此比喻那些不懂得珍惜、反而肆意破坏美好事物的人。
用法举例
1. 他对那幅名画毫不在意,甚至随手涂鸦,简直是煮鹤焚琴。
2. 她明明有很好的嗓音,却偏偏去学唱歌跑调,真是煮鹤焚琴。
3. 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破坏了原本良好的局面,简直是煮鹤焚琴。
总结
“煮鹤焚琴”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浪费与破坏,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和尊重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避免做出类似“煮鹤焚琴”的行为,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