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的公开课教案】一、活动名称:《小动物回家》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和故事,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3. 能力目标: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 小动物图片(如兔子、小猫、小狗、小鸭子等)
- 动物头饰若干
- 一张“森林地图”背景板
- 音乐《小动物走路》
- 小篮子或小筐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森林。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遇到了一点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
播放音乐《小动物走路》,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活跃气氛。
2. 故事讲述(5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玩得非常开心,可是天快黑了,它们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们一边走一边喊:‘谁来帮帮我们?’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回家吗?”
3. 游戏活动:《小动物回家》(15分钟)
- 教师将小动物图片贴在“森林地图”上,并让幼儿戴上相应的动物头饰。
-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种小动物。
- 每组根据提示(如“小兔子要从草地回家”、“小鸭子要穿过小河”)找到正确的路径,把小动物送回“家”。
- 教师在一旁指导,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
完成游戏后,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帮助了哪只小动物?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帮助了很多小动物回家,它们非常感谢我们。以后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最后,播放轻松的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操,结束本次活动。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小动物之家”,投放相关图书和玩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 鼓励家长带孩子去动物园或自然公园,观察真实的小动物。
六、活动反思:
本次公开课以游戏为主,结合故事情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今后可以尝试更多互动性强、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