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03:51:58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黄州快哉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自然景物为引,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与豁达情怀。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兄弟二人在贬谪中的精神风貌。

一、原文

《黄州快哉亭记》

江汉之水,浩浩汤汤,东流不息。其势若奔马,其声如雷鸣。登临此地,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余尝游于黄州,见其地势高敞,风物清嘉,遂筑亭于山巅,名曰“快哉”。盖取“快哉”之意,以寄吾志也。

夫天地之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处其间,或顺或逆,或得或失,皆非偶然。然君子处世,当知进退有度,宠辱不惊。故虽困厄之中,亦能自得其乐。

昔者,楚王好猎,驰骋于原野,鹰扬虎啸,声震四野。而今观之,不过一瞬之间耳。是以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惟其胸中自有丘壑,故能超然物外,安贫乐道。

余尝思之,人之一生,若浮云过眼,转瞬即逝。然若能心怀坦荡,志趣高远,则纵使身处艰难,亦可笑对人生。此亭虽小,然足以容我心志;此景虽简,然足以慰我情怀。

愿后之览者,览此亭而思其义,观此景而悟其理,庶几不负此身,不负此生。

二、译文

长江与汉水交汇,水流浩大,奔腾不息。那气势仿佛骏马飞驰,那声音如同雷霆轰鸣。登上这里,人的心情会变得清爽,精神也会感到愉悦。我曾经游览黄州,看到这里的地势开阔,风景优美,便在山顶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为“快哉”,取“畅快”之意,寄托我的志向。

天地之间,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伤害,道理并存而不互相冲突。人在其中,有时顺利有时挫折,有时得到有时失去,这都不是偶然。然而,君子处世应当懂得进退有度,不因荣耀而喜悦,也不因屈辱而悲伤。因此,即使处于困境之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从前,楚王喜欢打猎,在广阔的原野上奔驰,鹰飞虎吼,声音震动四方。但如今看来,这一切不过是短暂的一刻罢了。所以圣人不会因为外物而高兴,也不会因为自己而悲伤。只有心中有山川湖海的人,才能超脱世俗,安于贫困而乐于道义。

我常常思考,人的一生就像飘过的云朵,转瞬即逝。但如果能内心坦荡,志向高远,那么即使身处艰难,也能面对人生微笑。这座亭子虽然不大,却足以容纳我的心志;这片景色虽然简单,却足以安慰我的情感。

希望后来的游客,看到这座亭子时能思考它的意义,欣赏这里的景色时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样才不辜负这一生,不辜负自己。

三、注释

1. 江汉之水:指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位于湖北黄州一带。

2. 浩浩汤汤:形容水流广阔、气势宏大。

3. 快哉:意为“畅快”,表达一种心境上的满足与洒脱。

4. 楚王:可能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某位君主,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5. 圣人: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代表道德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6. 浮云过眼:比喻人生短暂,如浮云一样匆匆而过。

7. 胸中自有丘壑:形容人心中有远大的志向和胸怀。

四、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凝练,既有写景之妙,又含哲理之深,充分展现了苏辙的文学造诣与人生智慧。无论是对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生的思考,都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境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