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组五首田园诗中的第五首,也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篇。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反思。
全诗如下:
> 熊罴咆我东,虎豹步我西。
> 樵夫负薪来,野老笑相携。
> 田庐既未立,农事亦未齐。
> 且复归去来,心与物俱迷。
这首诗开篇即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象,熊罴在东边咆哮,虎豹在西边行走,营造出一种原始而荒凉的氛围。这种环境虽看似险恶,却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原始力量和宁静之美。接着,诗人引入“樵夫”和“野老”的形象,他们带着柴火而来,与诗人相视一笑,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朴素的生活场景,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中“田庐既未立,农事亦未齐”一句,反映出诗人初归田园时的艰难处境。他虽然渴望回归自然,但面对实际的生存问题,仍需付出努力。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且复归去来”,表明他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追求功名利禄,而陶渊明却选择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道路。他的这种选择,不仅是个人志趣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从文学角度来看,《归园田居·其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创作灵感,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理解古人生活与思想的重要窗口。
综上所述,《归园田居·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田园诗,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作为文学作品还是思想载体,这首诗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