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类安全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预防,特制定本《事故分析会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及分支机构,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潜在安全隐患时,均需按照本制度召开事故分析会议。
二、会议目的
1. 分析事故原因,查找管理漏洞;
2.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3. 明确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
4. 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组织与实施
1. 成立事故分析小组
每次事故发生后,由总经理办公室牵头成立事故分析小组,成员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事故相关单位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专家。
2. 召开时间
- 一般性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召开;
- 较大及以上事故应在48小时内召开;
- 特别重大事故则需在72小时内召开,并向更高层级报告。
3. 会议流程
- 介绍事故基本情况;
- 各方陈述意见并讨论;
- 确定事故性质与责任归属;
- 制定整改方案;
- 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案。
四、参会人员职责
- 主持人:负责引导会议进程,确保会议高效有序进行。
- 记录员:做好会议记录,整理形成会议纪要。
- 相关部门代表:提供专业意见,协助查明事故真相。
- 领导层:监督整个过程,对最终决策负主要责任。
五、资料准备
每次会议前,各参会单位应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
- 事故发生经过描述;
- 相关证据(如监控视频、现场照片等);
- 初步调查结果;
- 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六、后续跟踪
1. 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需定期检查,直至完全整改完毕。
2. 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责任人,将依据公司规章制度予以处罚。
3. 定期回顾以往事故案例,不断完善本制度。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则由总经理办公室另行通知。
3.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我们期望能够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出一种重视安全、注重细节的良好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以上即为我司《事故分析会制度》的具体内容,请各位同事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更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