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老王》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过杨绛先生细腻的文字,讲述了作者与一位普通人力车夫老王之间的交往故事。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还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人性光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本教学设计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性解读,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叙事线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王质朴善良的人格魅力,培养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老王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准备:
1.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3. 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老北京胡同生活的短片来引入课题,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接着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初读感知:
首先,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标记生僻字词并概括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全班讨论:老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深度解读:
1. 分析人物形象:围绕老王的言行举止展开详细分析,比如他如何对待客人、怎样面对生活困境等。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老王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2. 挖掘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杨绛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她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给读者?
3. 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感受或经历,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实践活动:
组织一次模拟采访活动,让一名学生扮演老王,其余同学则作为记者对他进行提问。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结升华:
最后,教师总结全文要点,并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眼前人,善待他人。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激励学生将爱心传递下去。
板书设计:
| 老王 | 人物特点 | 社会地位 |
|------|----------|----------|
| 质朴善良 | 社会底层 | 值得尊敬 |
作业布置: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老王的认识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
2. 观察身边那些默默无闻却充满正能量的小人物,记录他们的事迹并向大家推荐。
通过以上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老王》这篇经典之作,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希望这份教学方案能为您的课堂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