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散文诗两首》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别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都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会散文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中母爱的主题,品味其语言艺术。
难点: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母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短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触动,激发他们对母爱的思考。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三)深入探究
1. 《金色花》
- 分析诗中的意象“金色花”,探讨其象征意义。
- 讨论孩子如何通过“金色花”表达对母亲的爱。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其中的温馨氛围。
2. 《荷叶·母亲》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荷叶护莲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 探讨作者借荷叶护莲来比喻母爱的深沉与无私。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母爱的小诗或散文诗。
2.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恩故事。
(五)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母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板书设计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童趣与母爱
荷叶·母亲——深沉与无私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金色花》,并默写下来。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散文诗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情感价值。今后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