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写】在企业财务处理中,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是指那些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利得和损失,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折算差额、现金流量套期工具的有效部分等。对于这些项目,企业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也需要考虑其对应的递延税项,即“其他综合收益的所得税”。
下面将对“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其他综合收益 | 不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利得或损失,如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 |
所得税影响 | 对于其他综合收益,需确认其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反映未来期间可能产生的税务影响。 |
会计处理 | 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转回,以及相关分录的编制。 |
二、会计处理原则
1.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应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引起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所得税影响应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非当期损益。
3. 后续转回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当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时,应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三、常见情况与会计分录示例
情况说明 | 会计分录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借: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净收益,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资产) |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有效部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借: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后续期间该资产处置,转回递延所得税影响 |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资产) |
四、注意事项
- 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性质,判断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还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 不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均应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不得转入利润表。
- 持续关注后续变动:若相关资产或负债发生变动,需及时调整递延税项,并更新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五、总结
“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分录”的处理,核心在于正确识别相关项目的暂时性差异,并据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会计分录应体现所得税影响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原则,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以上分析与表格展示,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分录”的操作流程和关键点。
以上就是【其它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