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艺术性和高度的人民性著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的诗歌被选入“必背篇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文学成就与思想内涵。以下是高中阶段必背的三首杜甫诗作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歌概述
诗歌名称 | 作者 | 朝代 | 类型 | 内容主题 |
《春望》 | 杜甫 | 唐代 | 五言律诗 | 国破家亡、忧国忧民 |
《登高》 | 杜甫 | 唐代 | 七言律诗 | 身世漂泊、人生感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唐代 | 古体诗 | 忧国忧民、理想情怀 |
二、诗歌内容与赏析
1. 《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目睹长安沦陷后的惨状,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人离散的思念。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极具感染力。
2. 《登高》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这是杜甫晚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诗中描绘了秋日登高的壮阔景象,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孤寂与无奈。全诗情感沉郁,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是杜甫诗风的典型代表。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杜甫在成都草堂因秋风破屋而生活困顿的情景,但诗人并未局限于个人遭遇,而是由此联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全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体现了杜甫“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
三、总结
杜甫的这三首诗,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造诣。无论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还是对人生境遇的感叹,抑或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都体现了杜甫“诗史”的精神内核。这些作品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传承。
以上就是【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