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义愤填膺什么意思】“义愤填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正义感而感到非常愤怒。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感到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情绪。
一、成语解析
- 词义:因正义感而激怒。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义愤填膺,不能自已。”
- 结构:
- 义愤:因正义而产生的愤怒。
- 填膺:充满胸膛,形容情绪强烈。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表示一种正直、有原则的情绪反应。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写人在面对不公、欺压、腐败等现象时的强烈情绪。
二、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义愤填膺 |
拼音 | yì fèn tián yīng |
词义 | 因正义感而激怒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结构 | “义愤” + “填膺”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 |
使用场景 | 面对不公、欺压、腐败等现象时的强烈愤怒 |
近义词 | 怒不可遏、愤愤不平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无动于衷 |
三、使用示例
1. 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他义愤填膺,立刻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
2.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许多人都感到义愤填膺。
3. 他义愤填膺地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呼吁大家关注社会正义。
四、注意事项
虽然“义愤填膺”表达的是正面情绪,但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场合和语气,避免过度情绪化影响沟通效果。它更适合用于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口语中可适当简化为“很生气”或“非常愤怒”。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义愤填膺”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体现个人道德立场和情感态度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以上就是【成语义愤填膺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