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意思是什么】“嗷嗷待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急切等待、渴望得到帮助或供给的状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婴儿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对食物或帮助的极度渴望。
一、
“嗷嗷待哺”字面意思是“像婴儿一样嗷嗷地等待喂养”。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来形容人们在极度饥饿、急需援助或资源时的状态。这个成语既可以用于描述人,也可以用于描述动物,甚至可以引申为对某种事物的强烈需求。
该成语感情色彩较为强烈,带有紧迫感和无助感,常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日常表达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嗷嗷待哺 |
拼音 | áo áo dài bǔ |
出处 |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鸿雁于飞,集于灌木。哀我人斯,亦孔之疚。……”(虽非直接出处,但后世常用此意) |
释义 | 像婴儿一样急切地等待喂养,比喻极度饥饿或急需帮助的状态。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在饥饿、无助、急需资源时的状态。 |
感情色彩 | 带有强烈的迫切感和无助感,情感色彩较重。 |
近义词 | 饥肠辘辘、饥不择食、嗷嗷待食 |
反义词 | 饱食终日、衣食无忧、丰衣足食 |
使用场景 | 文学、新闻、日常口语中,强调需求的迫切性。 |
示例 | 战争期间,百姓嗷嗷待哺,亟需粮食支援。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嗷嗷待哺”时,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它适合用于强调极度需要的情景,但在正式或中性场合中可能显得过于情绪化。如果想表达类似含义但语气更平和,可考虑使用“急需”、“迫切”等词汇。
总之,“嗷嗷待哺”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成语,恰当使用能有效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以上就是【嗷嗷待哺意思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