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堂笔记】一、课文
《说和做》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两种不同形象。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他在“说”与“做”之间的转变,体现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主要
1. 开头引入:文章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开篇,点出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先做后说。
2. 学者阶段: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勤奋刻苦,潜心研究,默默无闻地撰写著作,如《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3. 革命家阶段:随着国家局势的变化,闻一多逐渐从一个学者转变为一位坚定的民主斗士,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表演讲,号召人民争取自由与和平。
4. 结尾升华:文章最后指出,闻一多先生不仅“说”,而且“做”,他的言行一致,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二、重点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 内容 |
作者 | 臧克家 |
体裁 | 记叙文 |
主人公 | 闻一多 |
人物形象 | 学者、民主斗士、爱国者 |
主题思想 | 表现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精神 |
写作手法 | 对比、细节描写、语言简练 |
语言风格 | 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 |
三、学习要点与思考
1. “说”与“做”的关系:文章强调了“说”与“做”的统一,说明真正的行动者是那些不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去做事的人。
2. 闻一多的精神:他从一个学者到革命者的转变,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3. 现实意义:在今天,我们也要学习闻一多先生那种“说了就做,做了不说”的精神,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四、课堂讨论问题(可选)
1. 你认为“说了再做”和“做了再说”哪种更好?为什么?
2. 闻一多先生为什么从学者变成革命者?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3. 你身边有没有像闻一多一样的人?请举例说明。
结语:
《说和做》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以上就是【7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堂笔记】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