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鸟宿池边树】引发关注。“鸟宿池边树”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为: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李凝时所见的幽静景致,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尤其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鸟宿池边树”是整首诗中极具画面感的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一只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夜色中显得格外安详。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句中的“鸟宿”一词,用词简练却意蕴丰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同时,“池边树”作为环境描写的一部分,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层次感和空间感。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
原文句子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作者 |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 |
诗体 | 五言律诗 |
意象 | 鸟、池、树、月、僧、门等,营造出幽静、淡泊的意境 |
主题 | 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画面感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诗中意义 | 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反映其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
后世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常引用的经典名句,被广泛用于绘画、书法、文学创作等领域 |
通过“鸟宿池边树”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智慧,也能体会到诗歌语言在表达情感与意境上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鸟宿池边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