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螳臂当车古文及注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螳臂当车古文及注释,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17:22:39

近日,【螳臂当车古文及注释】引发关注。“螳臂当车”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用来比喻不自量力、以弱抗强的行为。下面将对原文进行总结,并附上详细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出处。

一、原文总结

《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颜回的对话。颜回想前往卫国劝谏卫君,但孔子认为此举无异于“螳臂当车”,即用弱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对手,注定失败。这段话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庄子对主观妄为、不切实际行为的批评。

二、原文与注释对照表

原文 注释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 颜回说:“我没有办法再进一步了。”
孔子曰:“今汝有大本,而无大体;知不出乎四域,而不知其所以然。” 孔子说:“你现在有大的根本(指内心),却没有合适的体用;智慧局限于四方之内,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夫道,若江海,人之水也;人之水也,若道也。” 道就像江海一样,人的智慧就像水流;人的智慧,就像道一样。
“若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言不能传。” 心中的精妙之处,嘴巴无法表达,语言也无法传达。
“故君子之学也,藏于心,行于事,而不言。” 所以君子的学习,是藏在心中,体现在行动中,而不必多言。
“若夫无道之人,虽有大志,终不能成。” 对于没有道的人,即使有远大的志向,最终也无法成功。
“今汝欲以仁义之术,正天下之非,是犹螳臂当车,不可得也。” 现在你想要用仁义的方法来纠正天下的错误,这就像螳螂挡车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总结

“螳臂当车”这一典故出自《庄子·人间世》,形象地描绘了以弱敌强、不自量力的行为。孔子借由对颜回的劝诫,传达出庄子哲学中“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避免盲目自信、脱离实际,而是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通过此典故,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备足够的力量和条件去实现目标。只有在认清自身局限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以上就是【螳臂当车古文及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