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诗话】古之文人,常以诗言志,以词寄情。然诗之妙,在于意蕴深远,非徒辞藻之华也。《西清诗话》者,乃宋人所撰,虽不若《沧浪诗话》之广为人知,然其论诗之精微,亦有独到之处。
昔人云:“诗者,天地之心。”《西清诗话》中,尝言诗贵自然,忌雕琢。其曰:“诗不可作,作则失真;诗不可求,求则失意。”此语虽简,却道尽诗之本义。诗者,心之所感,情之所至,非刻意为之所能得也。
又谓:“诗之工者,不在字句之奇,而在意境之远。”如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平淡,实则深远。《西清诗话》推崇此类诗风,以为真情流露,方能动人。
书中亦论及诗之格律与音韵,虽不深究,然亦有可取之处。如言:“诗有三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意。”气者,诗之骨也;韵者,诗之魂也;意者,诗之神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余尝读《西清诗话》,觉其言虽不多,然皆切中要害。今人写诗,多喜堆砌辞藻,务求华丽,殊不知诗之真味,在于情真意切,不在辞繁。若能效《西清诗话》之意,去浮华而求本真,或可得诗之真谛。
诗者,人心之镜也。愿后之学者,勿忘诗之初衷,莫逐浮名之利,而失诗之本意。如此,则诗道不绝,文脉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