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案(修改2)】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理解“烙饼问题”中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掌握在有限资源下如何优化操作顺序以节省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在相同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步骤来减少总时间。
- 难点:如何在不同数量的饼和锅容量的情况下,找到最优解。
三、教学准备:
- 饼模型或图片(可用纸片代替)
- 黑板或白板
- 学生每人一张记录表
- 教学课件(可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煎过饼?或者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烙饼?如果锅只能同时烙两个饼,每个饼需要烙两面,每面需要1分钟,那么烙三个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呢?”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
2. 探究新知(15分钟)
活动一:初步体验——烙两个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锅可以同时放两个饼,每个饼要烙两面,每面1分钟。那烙两个饼需要多少分钟?”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先烙饼A正面和饼B正面(1分钟),再烙饼A反面和饼B反面(1分钟),总共2分钟。
活动二:深入探究——烙三个饼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现在有三个饼,同样锅一次只能放两个,每面1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并记录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按常规方法烙三个饼,可能会出现锅空闲的情况,导致时间浪费。而如果采用交替法,可以节省时间。
例如:
- 第1分钟:烙饼A正面和饼B正面
- 第2分钟:烙饼A反面和饼C正面
- 第3分钟:烙饼B反面和饼C反面
这样总共只需要3分钟。
3. 总结规律(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 当饼的数量为n时,若锅每次可以烙k个饼,每个饼需要烙m面,则最短时间为:
$$
\text{最短时间} = \lceil \frac{n \times m}{k} \rceil
$$
-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饼的数量大于锅容量时,应尽量让锅始终处于“满载”状态,避免浪费时间。
4. 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变式题,如:
- 烙4个饼,锅一次最多烙2个,每面1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 烙5个饼,锅一次最多烙3个,每面1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理安排时间”和“优化操作顺序”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
-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烙饼问题”的现象,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分析。
五、板书设计:
```
烙饼问题(修改2)
1. 烙两个饼:2分钟
2. 烙三个饼:3分钟
3. 烙四个饼:4分钟
4. 烙五个饼:5分钟
→ 最短时间 = (饼数 × 每面时间) ÷ 锅容量(向上取整)
关键:合理安排,减少空闲时间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掌握了烙饼问题的解决策略。但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讨论,今后需进一步优化课堂节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