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超然台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3091853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超然台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3091853,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17:43:32

《超然台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3091853】《超然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超然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心态、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本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

在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考点包括:文章主旨、写作手法、修辞技巧、人物情感分析以及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等。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阅读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供学生复习和教师备课使用。

一、选择题

1. 《超然台记》的作者是( )

A. 苏辙

B. 苏轼

C. 苏洵

D. 王安石

答案:B

2. 文章开头提到“余自钱塘移守胶西”,这里的“胶西”指的是( )

A. 地名,今山东一带

B. 人名

C. 官职名称

D. 一种植物

答案:A

3. “超然台”得名的原因是( )

A. 台高耸入云

B. 修建于山顶,视野开阔

C. 用来观赏自然风光

D. 表达作者超脱世俗的心境

答案:D

二、简答题

1. 简要概括《超然台记》的主要内容。

答: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在胶西任职期间修建超然台的过程,抒发了自己在仕途失意时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情怀,体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不为外物所困的人生态度。

2. 文中“凡物皆有可观”这句话有何含义?

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值得欣赏的地方。苏轼借此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看到事物的正面价值,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超然”一词的理解。

答: “超然”意味着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苏轼在文中通过描写超然台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豁达、淡泊的精神状态。

三、文言文翻译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闲日率学者堂,东望山川,慨然太息。

译文: 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任职,闲暇的日子里常带领学生们在堂前眺望东方的山河,不禁感慨叹息。

2. 超然台者,余之所筑也,去县二十里,而近者,山川之胜,风烟之秀,皆可指而数也。

译文: 超然台是我所建造的,距离县城二十里远,但附近山川的美景、风烟的秀丽,都可以指点出来数一数。

四、作文题

请以“超然的心态”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超然”的理解与体会。

范文要点提示:

- 引言:引出“超然”的概念

- 结合苏轼的经历,说明超然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智慧;联系现实生活,如考试失利、工作压力等,谈如何以超然心态应对

- 结尾:总结超然的意义,呼吁人们在生活中保持平和与豁达

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对《超然台记》的理解,还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与文学鉴赏水平。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读多思,结合作者生平背景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