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案及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介绍动物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描写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来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熊猫的相关信息,提升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介绍动物的写作方法,能围绕主题进行有条理地描述。
-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文字表达。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大熊猫相关图片、视频资料、优秀范文、写作提纲。
-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如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栖息地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大熊猫的认识。接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介绍国宝大熊猫》。”
2. 阅读范文,学习写作方法(10分钟)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 这篇作文是怎么开头的?
-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大熊猫?
- 用了哪些词语让文章更生动?
3. 小组合作,梳理内容(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 大熊猫的外形有哪些特点?
- 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 它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 它的生存现状如何?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适时补充和纠正。
4. 写作指导(10分钟)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
- 结构清晰:开头可以点明主题,中间分段落介绍不同方面,结尾表达感情或呼吁保护。
- 语言生动: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 内容真实:基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描述,避免虚构不实内容。
5. 学生写作(20分钟)
学生根据提纲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选取几篇学生作文进行朗读展示,师生共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改进建议。
五、范文示例:
《介绍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长着黑白相间的毛发,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对黑眼圈,看起来非常可爱。
大熊猫生活在四川、陕西等地的竹林里。它们最喜欢吃竹子,每天要吃掉几十斤。虽然它们看起来笨重,但其实很灵活,能爬树、游泳,甚至还能在雪地上奔跑。
大熊猫不仅长得漂亮,还非常珍贵。因为它们数量很少,所以被列为濒危物种。为了保护它们,人们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并且禁止捕猎。
我非常喜欢大熊猫,希望每个人都能爱护它们,让它们在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下去。
六、课后拓展:
建议学生观看纪录片《大熊猫》,进一步了解这种神奇的动物,也可以尝试制作一份关于大熊猫的小报或手抄报,丰富课外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介绍动物的写作技巧,还能增强环保意识,真正做到“以文传情,以文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