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范文】在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示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论文质量,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多次沟通与交流,形成系统的指导记录。以下是一篇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的范文,供参考使用。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学生姓名:张三
学号:201901010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李老师
论文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一次指导(2024年3月5日)
时间:2024年3月5日 14:00-15:30
地点:学院会议室
参与人员:张三、李老师
本次指导主要围绕选题方向和研究背景展开。张三初步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系统”作为论文方向,李老师对该选题给予了肯定,并建议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如医疗影像识别或工业质检等,以增强论文的应用价值。同时,李老师提醒张三注意文献综述部分的全面性,建议查阅近五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分类中的最新应用。
此外,李老师还对论文的结构提出了初步建议,包括摘要、引言、系统设计、实验分析、结论等章节的安排。
第二次指导(2024年3月18日)
时间:2024年3月18日 10:00-11:30
地点: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参与人员:张三、李老师
本次指导重点在于论文大纲的完善与开题报告的撰写。张三提交了初步的论文框架,李老师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点评,指出部分内容过于笼统,建议细化各章节内容,特别是系统设计部分应包含模块划分、算法选择、数据集构建等内容。
此外,李老师建议张三在实验部分加入对比实验,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并推荐了一些常用的图像分类数据集,如CIFAR-10、MNIST等。
第三次指导(2024年4月2日)
时间:2024年4月2日 15:00-16:30
地点:学院实验室
参与人员:张三、李老师
本次指导主要针对论文初稿进行审阅。张三提交了论文的初稿,李老师逐章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例如,在“系统设计”部分,李老师指出代码描述不够清晰,建议补充流程图与伪代码;在“实验分析”部分,建议增加图表展示实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同时,李老师提醒张三注意论文格式的规范性,包括引用格式、图表编号、页边距等细节问题。
第四次指导(2024年4月17日)
时间:2024年4月17日 10:00-11:30
地点:线上会议(Zoom)
参与人员:张三、李老师
本次指导主要围绕论文的最终修改和答辩准备。张三根据之前的反馈对论文进行了修改,李老师再次审阅后认为整体结构已较为完整,但仍有部分语言表达不够严谨,建议进一步润色。
此外,李老师还就答辩内容进行了指导,建议张三准备好PPT汇报材料,并提前模拟答辩过程,以提升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五次指导(2024年5月5日)
时间:2024年5月5日 14:00-15:30
地点:学院会议室
参与人员:张三、李老师
本次指导为最后一次正式指导,主要目的是确认论文定稿及答辩安排。张三提交了最终版论文,李老师表示认可,认为论文达到了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同时,李老师提醒张三注意答辩时的着装、礼仪以及时间控制,鼓励其自信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总结
通过多次的指导与交流,张三在导师的帮助下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提升了科研能力,也增强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一次重要锻炼。
备注:本记录为示例文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