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认识更大的数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万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掌握数位顺序表。
2. 能正确读写较大的整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3.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感。
三、教学重点:
- 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名称及位置关系。
四、教学难点:
- 正确读出含有零的较大数。
- 区分“万”、“十万”、“百万”等不同单位的数值大小。
五、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数位顺序表卡片
- 生活中的大数实例(如人口、面积、距离等)
六、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展示中国的人口数据:“我国总人口约为14亿”,并提问:“你们知道14亿有多大吗?”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么大的数字,激发学习兴趣。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复习旧知
回顾“个、十、百、千”这些基本计数单位,引出“万”作为新的计数单位。
(2)学习数位顺序表
出示数位顺序表,讲解“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数位的名称和位置。
(3)学习大数的读法
通过举例说明如何读出像“105000”、“6780000”这样的数字。强调中间有零时的读法,如“105000”读作“十万五千”。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读数练习
教师出示多个大数,如“320000”、“987654321”,让学生尝试读出这些数字。
(2)写数练习
给出文字形式的数字,如“八十万九千七百二十”,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数字。
(3)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4. 拓展延伸(5分钟)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如“国家的GDP”、“地球的年龄”、“太阳系的直径”等,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位顺序表的重要性以及大数的读写方法。
布置作业:
- 完成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
- 查找一个生活中使用大数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
数位顺序表: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 1 1 1 11 1 11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读数和写数的练习中,部分学生对“零”的处理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