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关爱他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冷漠、自私的现象。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特设计本次“关爱他人”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3. 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的意识;
4. 营造温暖、互助的班级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下午14:00—15:30
四、活动地点:
XX中学初二(3)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初二(3)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关爱他人”的真实故事或视频素材;
2.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
3. 设计互动环节所需的卡片、纸笔等道具;
4. 提前布置教室,营造温馨氛围。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10分钟)
- 班主任通过一段关于“关爱他人”的短视频引入主题,引发学生思考。
- 提问:“你是否曾经因为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温暖?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帮助别人?”
2. 主题讲解(15分钟)
- 通过PPT展示“关爱他人”的定义、意义以及实际案例。
- 分析关爱他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影响。
3. 情景模拟(20分钟)
-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抽取一个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如:同学摔倒、有人情绪低落、陌生人求助等)。
- 各组讨论并表演如何正确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 表演结束后,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总结。
4. 分享交流(20分钟)
-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或被他人帮助的经历。
-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思考“我该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5. 行动倡议(15分钟)
- 发起“关爱他人”行动倡议书,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帮助同学整理书桌、主动问候老师、为他人让座等。
- 学生签名承诺,将倡议书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
6. 总结提升(10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关爱他人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精神。
八、活动延伸:
-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班级设立“关爱小天使”栏目,记录每天学生帮助他人的行为,并在每周五进行表扬。
- 鼓励学生将关爱他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涉及敏感话题;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为后续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十、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深刻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出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班级环境。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