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章表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系统论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章表”一篇专门探讨了奏章与表文的写作规范与艺术价值。本文旨在对《文心雕龙·章表》进行原文摘录与现代汉语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与文学意义。
一、原文
章表
夫章以造言为本,表以陈情为要。故有别于书札,而兼美于辞令。盖奏者,进也;表者,明也。所以陈忠孝之志,申恳恻之情。若乃辞无华藻,理不精深,则虽有其事,亦何足取?是以君子立言,贵乎情文相生,义理并茂。
夫章表之体,务在清约,辞必典雅,意必恳切。若其辞繁而意浅,文丽而情浮,则虽饰词盈篇,亦非上品。故曰:“文以载道,情以动心。”章表之文,尤宜如此。
然则章表之作,当先审其事,次辨其情,后求其辞。事不实则诬,情不真则伪,辞不雅则俗。三者失一,虽有文采,不足观矣。
二、翻译
章表
文章的根本在于表达言语,而表文的重点则在于传达情感。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书信,却兼具辞令之美。奏章,是向上呈报的意思;表文,则是阐明事理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陈述忠诚与孝顺的心志,表达深切的情感。
如果言辞没有华丽的色彩,道理不够深刻,那么即使有内容,也不值得称道。因此,君子撰写文章,应当注重情感与文采的结合,道理与文辞的并重。
章表这种文体,要求语言简洁明了,用词要典雅,情感要真挚。如果辞藻繁复但内容空洞,文辞华丽却情感虚浮,那么即使写满篇章,也不是上等的作品。因此说:“文章用来承载道理,情感用来打动人心。”章表这类文章,尤其应当如此。
然而,撰写章表时,应当首先审查事实,其次辨别情感,最后追求文辞。事实不真实就会虚假,情感不真诚就会做作,文辞不优雅就会庸俗。这三者中只要有一个缺失,即使有文采,也难以令人满意。
三、结语
《文心雕龙·章表》不仅是一部关于文体的理论文章,更是一种对文学创作原则的深刻阐述。它强调了“情”、“理”、“辞”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提醒作者在写作时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情感的真挚性以及语言的艺术性。对于今天的写作实践而言,这些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心雕龙·章表》,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认识古代文论的精髓,也能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与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