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题为《题西林壁》。虽寥寥数句,却蕴含深远哲理,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望去所呈现的不同风貌,仿佛在说,同一事物,因观察角度不同,便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世百态的隐喻。
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进一步强调了视角的重要性。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高处还是低处,庐山的景色都各有特色。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中的种种境遇与选择,每一种经历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自身为例,说明人们往往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是因为自己身处其中,被局部所局限。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容易陷入主观偏见,无法全面判断。
《题西林壁》虽然只有四句,却因其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它不仅是苏轼对自然山水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在今天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这首诗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他在《题西林壁》中所表达的智慧,正是他人生阅历的结晶。这首诗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它的语言优美,更在于它传递出的哲思——唯有跳出自我,才能看清真相;唯有放下执念,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