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应用题与答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因此应用题的难度也在逐步提升。通过练习应用题,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四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应用题及其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1. 小明有 25 元钱,他买了一支笔花了 8 元,又买了一本笔记本花了 12 元。他还剩下多少钱?
解题思路:
小明一开始有 25 元,先花掉 8 元买笔,再花掉 12 元买笔记本。可以用减法来计算剩下的钱。
解答:
25 - 8 = 17(元)
17 - 12 = 5(元)
答: 小明还剩下 5 元。
2. 一箱苹果有 48 个,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个苹果?
解题思路:
将总数 48 个苹果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用除法计算每人分得的数量。
解答:
48 ÷ 6 = 8(个)
答: 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 8 个苹果。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12 米,宽是 8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题思路: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解答:
12 × 8 = 96(平方米)
答: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96 平方米。
4. 一支钢笔的价格是 15 元,一个书包的价格是 68 元。妈妈带了 100 元去买这两样东西,她需要找回多少钱?
解题思路:
先算出两件物品的总价,再用 100 元减去总价,得到应找回的钱。
解答:
15 + 68 = 83(元)
100 - 83 = 17(元)
答: 妈妈需要找回 17 元。
5. 小红每天早上跑步 15 分钟,一周(7 天)她一共跑了多少分钟?
解题思路:
每天跑 15 分钟,一周 7 天,用乘法计算总时间。
解答:
15 × 7 = 105(分钟)
答: 小红一周共跑了 105 分钟。
通过这些应用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建议家长或老师在辅导时,引导孩子多思考、多分析,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