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记叙文:手捧一片乡土高二记叙文】在我心中,有一片土地,它不繁华、不喧嚣,却承载着我最深的记忆与情感。那是我的家乡,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小村庄,名字早已模糊,但那一片乡土,却始终清晰地刻在我的心底。
小时候,我常常跟在爷爷后面,在田间地头走来走去。他总说:“土地是活的,你得用心去感受。”那时我不懂,只觉得田野广阔,风吹过麦浪,像是在低语。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那不仅是土地,更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根。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考试失利,心情低落,一个人跑到村后的山坡上坐着。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淡淡的金红色,远处的山峦像一幅水墨画。我望着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它没有言语,却用沉默告诉我: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这里永远是我的归宿。
那一年冬天,村里要修路。父亲和许多村民一起,扛着铁锹,一锄一镐地开山劈石。我跟着他们,虽然只是帮忙搬石头,但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劳动”的意义。那是一种与土地相连的力量,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爷爷常说:“土地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去了城市读书。城市的高楼大厦让我眼花缭乱,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那片乡土。它没有霓虹灯的璀璨,却有着最真实的温度。它是母亲手中的粗茶淡饭,是父亲肩上的汗水,是儿时伙伴的欢声笑语。
如今,我依然会偶尔回乡。站在老屋前,看着那条曾经走过的泥泞小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手捧一片乡土,我就不会迷失方向。
乡土,不只是地理上的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教会我坚韧、勤劳与感恩。在这片土地上,我学会了做人,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
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这片乡土,走向更远的地方。但我相信,不管走多远,我的心,永远属于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