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大嘴怪》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美术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
课题:《大嘴怪》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嘴怪”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夸张和想象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大嘴怪”形象的造型特点,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其夸张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表现出独特的“大嘴怪”形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大嘴怪”的图片、动画等)
- 范画若干
- 彩色卡纸、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 画纸、彩色笔、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 课前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你们有没有见过嘴巴特别大的动物?它们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接着展示一些“大嘴怪”的图片或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形象的特点,如大嘴巴、夸张的表情等。
引导语:“今天我们要一起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嘴怪’!”
2. 新授内容(10分钟)
教师讲解“大嘴怪”的特点:
- 口部巨大,可以张开到极致
- 表情夸张,可能有搞笑、神秘或威武的感觉
- 身体可以是任何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要被现实限制。
3. 示范与讲解(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制一个“大嘴怪”,边画边讲解步骤:
- 先画出一个大圆作为头部
- 在中间画出一个巨大的嘴巴
- 添加眼睛、鼻子、耳朵等面部特征
- 最后涂上颜色,让画面更生动
提醒学生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表情的夸张性。
4. 学生创作(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独立创作“大嘴怪”。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造型和色彩搭配。
提示语:“你可以把你的‘大嘴怪’设计成朋友、老师,甚至是自己!”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大嘴怪”故事。
组织学生互相欣赏,教师给予积极反馈,表扬创意和努力。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夸张和想象的方式创作“大嘴怪”,大家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还锻炼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希望今后大家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用画笔描绘出更多有趣的世界!
六、拓展延伸
建议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大嘴怪”,并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黏土、纸盒等)制作立体的“大嘴怪”。
七、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本节课通过趣味性的导入和直观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创作。但在个别学生中,仍存在造型不够大胆、色彩搭配单一的问题,今后可加强个性化指导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