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36十五从军征含答案】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古诗词鉴赏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其中,《十五从军征》作为一首反映古代战争与人民疾苦的乐府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中考语文复习中的重点篇目之一。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通过一个老兵返乡后的所见所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批判。
原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野菜,井上生青苔。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内容理解
这首诗以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兵返乡为线索,描绘了他回家后看到的凄凉景象。原本应该热闹的家庭,如今却荒草丛生,杂草横生,昔日的亲人早已不在,只剩一座座坟墓。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现出战争对家庭的毁灭性打击,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二、艺术特色
1. 叙事性强:诗歌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2. 对比手法:通过“十五从军”与“八十始归”的时间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短暂。
3. 细节描写:如“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生动地描绘出房屋荒废的景象,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4. 情感真挚:结尾“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将老兵的孤独与悲伤推向高潮,令人动容。
三、考点解析
在中考语文中,关于《十五从军征》的考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字词解释:如“征”、“冢”、“狗窦”等词语的理解。
2. 诗句赏析:如对“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的分析。
3. 主题思想:理解诗歌表达的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4. 写作手法:掌握对比、白描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四、参考答案
1. 诗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一句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这位老兵从小就被征召入伍,直到年老才得以归来,反映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对普通百姓的摧残。
2.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绘兔子钻入狗洞、野鸡飞上房梁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老兵家中荒芜破败的状况,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3.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答:这首诗通过一位老兵返乡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
五、备考建议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考生多读多背,理解诗意,掌握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同时,注意积累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
总之,《十五从军征》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悲悯。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能够细细品味,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