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实录片断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寓言故事因其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而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坐井观天》作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课文,不仅语言简洁明了,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素材。
在本次教学实录中,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寓意,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课堂伊始,教师以一个轻松的提问导入:“你们有没有像小青蛙一样,只看到自己身边的一小片天空?”这个问题迅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每天放学回家就坐在沙发上”,有的说“我只喜欢看动画片”。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例子,教师自然地引出了课文内容。
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语气和节奏。在读到“井口那么小,能看到什么?”时,教师特意放慢语速,让学生体会小青蛙的局限性;而在听到“小鸟飞得又高又远”时,则鼓励学生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以此对比出两种不同的视角。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为什么小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展开交流。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是因为小青蛙一直在井里,没出去看过;有的说是因为它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如果我们只待在一个地方,会不会也像小青蛙一样看不到更大的世界?”
在课堂的高潮部分,教师设计了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请几位学生扮演小青蛙和小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对话。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在表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最后,教师总结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井口’,但我们要学会跳出这个‘井口’,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这句话引发了学生的深思,也让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