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
文章内容(节选):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所小学,全校只有六个学生。校长已经退休多年,学校也即将被撤并。但有一位年迈的老师,依然坚守在这所学校里,坚持为孩子们上课。他叫李老师,是这所学校最后一位教师。
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来到教室,打开窗户,让阳光洒进教室。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今天的课程,然后开始讲课。尽管只有几个学生,但他从不敷衍,总是认真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李老师,您为什么还在这里?学校马上要撤了。”李老师微笑着说:“因为我相信,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学习,我就不会离开。”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深思。
二、题目与答案
1. 文中提到的“最后的老师”是谁?
答: 最后的老师是李老师。
2. 李老师为什么没有离开学校?
答: 李老师没有离开学校是因为他相信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学习,他就不会离开。
3. 你认为李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李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人。他虽然知道学校即将被撤并,但仍然坚持教学,体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4. 文章通过李老师的言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 文章通过李老师的言行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与信念的精神。
5. 如果你是文中的一名学生,你会怎么对李老师说?
答: 我会说:“李老师,谢谢您一直陪伴我们,我们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三、拓展思考
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像李老师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或工作者?
提示: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回答,如乡村教师、社区志愿者等,表达对他们敬意和感谢。
四、写作训练
题目: 请以“我心中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描述一位对你影响深远的老师,并谈谈你从他/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
《最后的老师》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充满了情感和力量。它让我们看到,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传递希望与责任。
---
如需更多练习题或拓展阅读材料,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