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美术《小小粉刷匠》说课稿范文】一、活动名称
《小小粉刷匠》
二、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托班阶段,幼儿正处于感官探索和动作发展的关键期。通过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和色彩感知能力的提升。本次活动以“小小粉刷匠”为主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游戏中感受绘画的乐趣,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常见的颜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等),初步了解粉刷的动作方式。
2. 技能目标:学习用海绵印章或手指进行涂色,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其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 各种颜色的颜料(水彩或食用色素)
- 海绵印章、棉签、小刷子等工具
- 白色纸板或画布(模拟墙面)
- 围裙、手套、抹布等防护用品
2. 环境准备:
- 在教室中布置一个“装修工地”的情境区域,营造游戏氛围。
- 提前准备好操作区和展示区,便于幼儿自由创作和作品展示。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兴趣:“你们见过工人叔叔粉刷房子吗?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播放一段简单的动画视频,展示粉刷工人的工作场景,让幼儿观察并模仿动作。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
教师边说边示范如何使用海绵印章或小刷子在纸上“粉刷”,强调动作要轻柔、均匀,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弄脏衣服。
3. 幼儿操作(15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粉刷”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鼓励他们自由选择颜色,尝试不同的工具,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可以播放轻松的音乐,营造愉快的氛围。
4. 作品展示与分享(5分钟)
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组织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如“我用了红色的颜料,像太阳一样亮!”通过分享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思考:“如果以后我们自己来装修房间,会怎么设计呢?”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延续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反思
本次《小小粉刷匠》美术活动,充分结合了托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通过情境创设和动手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并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今后可在材料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增加一些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七、附:教学建议
- 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提供更大尺寸的工具或预先画好轮廓,降低操作难度。
-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共同收拾工具,培养良好的习惯。
- 可将活动延伸至语言区,讲述关于“粉刷匠”的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