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教案.doc2】一、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远离麻风——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二、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麻风病的基本知识,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误解与歧视。
2. 提高学生对麻风病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关爱弱势群体,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体高一学生及班主任、校医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麻风病的科普资料、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麻风病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
3. 制作宣传手册或小卡片,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传播。
4. 安排一名校医进行现场讲解与答疑。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麻风病虽然已不常见,但其危害不容忽视,同时呼吁大家以科学态度看待疾病,尊重患者。
2. 知识讲解(20分钟)
由校医通过PPT向学生详细讲解以下
- 麻风病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 麻风病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麻风病的主要症状(如皮肤斑块、麻木、肌肉无力等)
- 麻风病的治疗方式(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
-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密切接触病人等)
3. 案例分析(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麻风病患者真实生活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
-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麻风病?
- 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态度是否应该改变?
-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4. 互动问答(10分钟)
设置几个与麻风病相关的趣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抢答,增强学习兴趣。例如:
- 麻风病是不是传染病?
- 麻风病可以治愈吗?
- 如何正确对待麻风病患者?
5. 学生发言(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对麻风病的认识和感受,引导他们表达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6.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科学认知的重要性,并号召全体同学从自身做起,关爱他人,远离偏见。
八、后续延伸
1. 将本次活动内容整理成宣传资料,发放给全校师生。
2.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传播麻风病防治知识,扩大宣传范围。
3. 组织一次“关爱麻风病患者”公益活动,如捐款、写信等方式表达关怀。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语言文明,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词汇。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疾病,不传播谣言,不信谣、不传谣。
3. 班主任需全程参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十、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不仅掌握了麻风病的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对弱势群体的理解与同情心,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