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动畜禽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行业环境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结合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本规范旨在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技术指导,促进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编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废弃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养殖密集区域,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提高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该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内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开展本规范的编制工作,力求通过统一技术标准,推动污染治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编制原则
本规范的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结合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确保规范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2. 系统性与前瞻性并重:从污染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到末端治理,构建完整的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兼顾当前治理需求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3. 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养殖类型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治理方案,增强规范的适用性。
4.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紧密对接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政策,确保规范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
三、主要内容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适用于各类畜禽养殖场及养殖小区,涵盖猪、牛、羊、禽等主要养殖品种。
2. 术语与定义:对规范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统一界定,确保技术表述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3. 污染治理技术要求:包括粪污收集、储存、处理、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的技术标准,涵盖厌氧消化、好氧堆肥、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等多种处理方式。
4. 污染物排放限值:根据国家相关环保标准,设定畜禽养殖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如COD、氨氮、总磷等)的排放限值,作为污染控制的重要依据。
5. 运行管理与监测要求:提出养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污染治理运行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6. 附录与参考文献:提供相关技术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的参考信息,便于实际应用与查阅。
四、征求意见说明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于规定时间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规范内容,提高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五、结语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制定,是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绿色转型、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本规范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