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2019】学生姓名:小明(化名)
性别:男
年龄:9岁
年级:小学三年级
咨询日期:2019年4月5日
咨询次数:第一次
一、基本情况
小明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在课堂上较为安静,很少主动发言。家长反映他在家也较为沉默,喜欢独自玩耍,与同龄人交往较少。近期老师发现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下降,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突然哭泣或发脾气。
二、主要问题表现
1. 人际交往困难:小明在班级中几乎没有固定的朋友,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2. 情绪不稳定:容易因小事而情绪低落,偶尔会突然大哭,无法自我调节。
3. 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缺乏兴趣,作业完成速度慢,成绩有所下滑。
4.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工作较忙,陪伴时间较少,家庭教育方式以批评为主,缺乏沟通。
三、心理评估与分析
通过初步的交谈和观察,发现小明存在以下心理特点:
- 安全感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忙碌,缺乏情感陪伴,导致他内心感到孤独和不安。
- 自我价值感低:因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
- 情绪表达能力弱: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通过行为来宣泄。
四、咨询目标
1. 帮助小明建立基本的情绪表达能力,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提高其与同伴的互动能力,逐步改善人际关系。
3. 增强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与家长沟通,建议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增加亲子交流时间。
五、咨询过程
本次咨询主要采用游戏引导和绘画表达的方式进行。通过让小明画出“我的家”和“我的朋友”,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画了一座空荡荡的房子,没有人物,只有一棵孤独的树。这反映出他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社交的排斥。
随后,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他模拟与同学相处的情景,帮助他理解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他人。过程中,他逐渐放松,开始尝试与“虚拟同学”进行简单的对话。
六、后续计划
1. 每周一次心理咨询,持续两个月。
2. 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增加与同龄人的接触机会。
3. 与班主任沟通,关注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
4. 安排家长参与一次亲子沟通课程,增强家庭支持系统。
七、总结
小明目前的心理状态处于一个需要关注和引导的关键阶段。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逐步走出情绪困境,重建自信,改善人际关系。同时,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也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咨询教师:李老师
记录日期:2019年4月6日